上天古道網頁站   城通往盤密碼: 9388 微信ID:myoktw  城通往盤密碼: 9388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309|回復: 0

菩薩行誼

[複製鏈接]
345mp3 發表於 2011-7-4 05: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菩薩行誼

fr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oclass/05/0537

壹、大綱
前言:白陽修行法門是彌勒淨土及菩薩道。
一、何謂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即指「覺有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為菩薩。覺有情分為三種
1、自利方面2、利他方面3、自他兩利。
二、菩薩精神:1、像太陽2、像月亮3、像水4、像母親5、平等心(菩薩以眾生的根器不同以平等心來渡眾生)6、眾生以菩提是煩惱,菩薩以煩腦是菩提7、菩薩是自身菩薩。
三、菩薩的願力:
1、願力=不可思議功德:如同一粒種子,散佈整個十方法界。
2、諸佛菩薩發心因緣及行誼。
  彌勒菩薩: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慈心三昧行誼。
  觀世音菩薩:眾生渡盡願方盡,以耳根圓通,聞聲救苦大
悲心來渡眾生。
  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以孝道為主。
  活佛師尊的三弘願:1、先天渡化眾生,達本還原。
           2、後天移風易俗,實現大同。
           3、繼往開來,復興中華固有文化。
四、何謂菩薩行:
  一、常行六度波羅密:佈施度慳貪、持戒度邪淫、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
  二、菩薩常行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三、菩薩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四、菩薩雖在生死苦海,而不為生死苦海而染。
  五、不造惡業,不求涅槃之樂為菩薩行。
  六、頂劫而去,乘願再來為菩薩行。
  七、非凡夫行,非聖賢行為菩薩行。
  八、非淨行,非垢行為菩薩行。
  九、菩薩經由一切助長成佛之熏,修得一切智慧,成就一切善法。
  十、菩薩是不分貧賤、種族,敬一切人或一切事。
  十一、菩薩經由(空解脫內)來教化眾生、渡化眾生。
  十二、菩薩行一切善行,斷一切煩惱,除一切障礙,減一切邪見、邪知、邪淫。
結論:
  1、以同是天涯淪落人之心,同體大悲之願來行菩薩道。
  2、學習菩薩攝受眾生,不起愛著之心,公心一片。
  3、以菩薩行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4、但願有聖賢菩薩心,不求聖賢名為菩薩道。
  5、學習菩薩平等心,來渡化眾生。
願:天下有情的眾生都能來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

貳、本文
前言:白陽弟子修行法門是彌勒淨土及菩薩道。
一、何謂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即指「覺有情」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眾生。覺有情分為三種:
  1、自利方面:菩薩因修行時已覺悟我空,法空。不同於凡夫的不覺,雖斷了許多無明煩惱,但沒有斷盡,所証的覺道,還沒得到究竟圓滿。
  2、利他方面:菩薩覺悟後,起大悲心,來教化一切眾生,覺悟一切有情。
  3、自他兩利:菩薩不但自己上求如來的菩提,更能下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以自覺覺他來渡化眾生。

二、菩薩的精神:
  1、像太陽:
  Ⅰ陽光普施予萬物,日無私照。無論在十方法界中任何萬物,菩薩都如同太陽一樣,照射光芒,光明給人永遠溫暖。
  2、無窮熱力:給人光明。給人希望。無論眾生有多少煩惱,菩薩以他的愛和熱心如同太陽熱力,不厭其煩照顧,渡化眾生之平等心智,眾生無論有情無情,好人壞人,聰明或愚笨,菩薩都以平等心的大智來看待有情眾生,隨緣隨機渡化眾生。(妙華蓮經上的常不輕菩薩看到人就說你會成佛,你是菩薩,在他眼裡每個人都是菩薩那樣的謙卑,最後終究成就常不輕菩薩之名)
  3、像水一樣:
  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Ⅱ由高流向低。
  Ⅲ放下身段親近眾生以之同甘共苦,如同水般的柔順。
如同佛陀三十二法相、廣長舌相,說法渡眾生,如水那般的細水長流。
  4、像月亮:
  Ⅰ慈光普照大地(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月亮的慈和悲。 
Ⅱ以德服人、眾星拱月。
  5、像母親:
  Ⅰ如同母親照顧孩子的無怨無悔。
  Ⅱ如同母親那樣慈愛光輝。在母親眼中孩子永遠是她的命,無論孩子做錯多少事,母親都能慈愛包容。
  6、眾生以菩提為煩惱、菩薩以煩惱為菩提。菩薩在五濁世界成就自己,用菩提心渡化眾生。
  7、菩薩如自身菩薩,不需外找。

三、菩薩的願力:
  1、菩薩願力以不可思議功德:如一粒種子下種,開花結果再播種,如同一燈傳一燈,千燈傳萬燈,大地永遠光明照射,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2、諸佛菩薩發心因緣及行誼:
  Ⅰ、彌勒菩薩: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
  故事:彌勒菩薩慈名阿逸多,小時候生活富裕,喜愛穿著。有一次國王一件金鏤衣袈裟供養佛,佛將賜給諸比丘,大家看了這麼華麗袈裟不敢要,唯彌勒接受,而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這樣的心境代表他在五濁世界裡,出污泥而不染,仍然是那般清淨,當釋迦牟尼佛在眾弟子中給彌勒受記說:「十二年後彌勒在波羅奈國結跏跌坐入滅定,身穿紫金色光明顯赫,上至兜率天,以不退轉法輪渡化諸眾生,所以彌勒祖師今在三曹普渡掌天盤。因此彌勒祖師廣修慈心,以至調伏,大肚能容的胸襟,一切時一切處不起殺念,以慈心三昧修行,素食為主。
 Ⅱ、觀世音菩薩:眾生渡盡,方證菩提。菩薩因何名觀世音?欲斷眾生苦惱盡,欲令眾生住安樂。
  法華經上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當汝是觀世音」
  楞嚴經上說:「悟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觀世音。有我所得圓通根本,發妙耳門,微妙含容,遍週法界,當時觀世如來在大會為我授記為觀音。」
  法華經上說:佛告無量意菩薩善男子善女人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度,此時菩薩利生法門,通常說聞聲救苦。
 Ⅲ、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故事:ㄅ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號覺華定自在如來地藏菩薩,那時為婆羅門女,其母不信三寶,修習惡道,死了墮入地獄受苦,此女賣掉家財,廣求香華的佛塔寺,供養以供茶敬佛,屏息雜念,一心誦念佛,其母承女孝順為作功德,離地獄生天。
  故事:ㄆ地藏菩薩過去無量劫中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魚子,犯殺生罪極重,光目知母死ゆ墮入惡道,因此請諸羅漢入定觀察,果然看見母在地獄受苦,光目一念佛,茶敬供養,以子孝的力量,拔救母離地獄之苦。
  這兩個故事証明地藏菩薩提倡孝道,重視超度,救濟父母。所以地藏菩薩說:「那裡最艱苦,就那裡去,而最難苦當然是地獄。「到地獄裏度極重罪的眾生,那些惡貫滿盈的眾生,只要改惡向善,心誦地藏菩薩聖號,可以解除一切苦厄。已墮入地獄,令其離獄。未墮入地獄眾生,身上如何其護持尋根永遠不造墮地獄惡業。
 Ⅳ、濟公活佛老師三弘願:
  ㄅ、在先天渡眾生,達本還原。如我們求道的自性法門,我們從理天降下這五濁世界裡,經過了六根六塵有所染,老師希望每個人求得明心見性,真主人回歸那一點。
  ㄆ、在後天移風易俗,實現大同。老希望我們修己修人,以自覺覺他實現大同。
  ㄇ、繼往開來,復興中國固有文化。繼得先聖先賢的德行來引導眾生,讓眾生明明白白瞭解道之寶貴的意思。
四、何謂菩薩行?
 (1)、常行六度萬行:佈施度慳貪、持戒度邪淫、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佈施度慳貪:佈施為普施,人們都有慳吝不捨,貪得無厭之心,所以佈施應把自己最愛,最捨不得的佈施出去,達到無相佈施功德才對。佈施分為三種:
  1、財施:內施和外施
  內施:是把自己的頭目腦髓甚至生命都可以佈施給眾生,如釋迦牟尼佛因地中發菩薩心,修菩薩道,曾割了全身的肉來救度一隻老鷹,做到勇敢佈施,
  外施:把自己金銀財寶飲食醫藥來佈施,喜捨幫助他人,使眾生大歡心,離苦得樂。
  2、法施:菩薩為了隨順眾生根器,常用佛法來教導眾生,善巧方便,不辭疲倦,講經說法化度眾生,令眾生聞法解悟,發心修行如金剛經說:「如以四句偈佈施,功德為大」
  3、無畏施:菩薩發慈悲心,不惱害一切眾生,常與眾生種種安樂,眾生如遇到危險苦厄,心生恐懼,菩薩就來安慰他,護佑他,救拔眾生種種苦惱,如同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筏,當十方法界受諸苦惱的時候,一心稱念觀世音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尋聲救苦,使眾生解脫種種苦難,得離怖畏就是「無畏施」
  4、持戒度邪淫: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常有所攀援,如夢幻泡影,如除掉心病可以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悟空中,要是有一分我執就有罪,所以只有用戒律才能得善解。持戒分為三聖淨戒。
  Ⅰ攝律儀戒:一點小惡也要去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能把高大須彌山燒光。
  Ⅱ攝法戒:不要以為小小之善而不去做作,古言說:「滴水可以成河」「滴水可以穿石」,古人又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Ⅲ饒益有情戒:
  ㄅ是無生不度,菩薩發菩提心,六度萬行,饒益有情所以稱覺有情,也就是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這就是大菩薩戒法。
  ㄆ所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所以菩薩修持清淨戒法,自然也能度一切毀戒、犯戒種種罪惡,所以佛弟子要持戒修身才能斷除煩惱跳出輪迴。
  ㄇ忍辱度瞋恨:慎恨心是無明業火,佛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因此菩薩發菩提心一定要經過下列三:
  難行能行:人們做不到的難事,菩薩能做到
  難捨能捨:人們捨不得生命錢財,菩薩能捨
  難忍能忍:人們忍受不了的逆境,菩薩能忍。改毛病去脾氣,一切對我不好的,要用感恩的心,來回向報答,才能達到忍辱度瞋恨。
  ㄈ精進度懈怠:菩薩修行常行勇猛精神,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毅力決心,沒有辦不成功的事情,再大的困難也不能阻礙菩薩的精進毅力,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因此道場每一年都以精進為目標。
  ㄉ禪定度散亂:眾生心性散亂,妄想紛紛,心猿意馬到處奔馳,菩薩修行禪定能度脫散亂之心;禪定是修行的一種境界,透過禪的靜慮方法,集中心力使生理心理都逐漸起變化以達到「定」的境界,禪定並不是叫人像木頭石塊一樣呆坐,而要訓練心力的集中,像我們活佛老師中遊戲三昧,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行住臥都無法影響他的定力,這才叫真正禪定功夫。
  ㄊ智慧度愚癡:愚癡指眾生無明煩惱,癡明無知需靠般若智慧,有了智慧對出世間一切諸法都能體悟。而佈施忍辱精進禪定持戒五度中,如果沒有智慧那裡會發心修行,所以般若智慧是六度先導
 (2)、菩薩常行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1、佈施:菩薩修佈施能以種種錢財物質及至寶貴生命施予眾生滿足眾生願求與眾生結緣,聽到菩薩聖號心生歡喜,今有緣眾生皆得解脫而度己修行。
  2、愛語:菩薩修行普渡眾生,要以柔軟和愛語來對待眾生,說話使人聽了生歡喜,願樂欲聞。在普門品裡「妙音觀音世,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能隨緣深生心隨機說法,方便一切解脫法門,樂說一切法要。
  3、利行:菩薩教化眾生,把困難留自己,把方便送給別人積極去做,身體力行,有了利人思想和行動使眾生歡喜,心甘情願接受菩薩教化,依此修行就會得度。
  4、同事:菩薩因與眾生進一步一視同仁,和眾生一起工作,一起活動,一切生活,互相親近彼此之間感情能夠情投意合非常融洽,心心相印,隨機說法一真一切真,處處有聞法(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有求必應,無感不通同事妙行。
 (3)、菩薩需常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菩薩經由(慈無量心)以便眾生得無上佛道。以「悲」無量心,救眾生於生死苦海。以喜無量心,所持佛的正法。「捨」無量心化除愛憎,不起分別攝,平等之智。
  我們老師曾在法會曾提出的聖訓:
  真正慈悲為只有奉獻沒有條件之謂慈,只有犧牲沒有自己之謂悲,只有義務沒有權之謂喜,只有付出沒有佔有之謂捨。給人信心之謂慈,給人希望之謂悲,給人歡喜之謂喜,給人方便之謂捨。
  所以慈悲喜捨如同母性的光輝那般的慈祥,只有犧牲只有奉獻,不求回報而無怨無悔,所以菩薩就是這樣本著四無量心去隨緣渡化的。
 (4)、菩薩雖在生死苦海,而不為生死苦海而染。
 (5)、不造惡業,不求涅槃為菩薩行。
 (6)、菩薩是頂劫而去,乘願再來為菩薩道。
 (7)、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一般凡夫都是利人利己而菩薩是無為無私不求聖賢之名。
 (8)、非淨行非垢行為菩薩行。菩薩是不垢不淨、不思善、不思惡,用道的心情來體悟對待人事,沒有一定規格如彌勒祖師、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笑盡天下所有古今愁。
 (9)、菩薩是不求果位的。如老前人不求果位,時時刻刻以眾生為主,眾生為核心。
 (10)、菩薩經由時時攝心反照,觀想,經常繫心,「念佛、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於正念。
 (11)、菩薩以正直心,行一切善,去一切惡
 (12)、菩薩思攝受眾生,經由調伏對方的悲憫心懷,不棄人,不憎邪人。
 (13)、菩薩經由一切善行斷一切煩惱,除一切障礙,滅一切邪見、邪知、邪行。

結論:
  所以菩薩為了拔渡眾生離苦,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願以同體大悲一直渡化眾生,能分辨眾生根基,利鈍而隨機說法,而不著法;雖然菩薩攝護眾生不貪愛苦心,公心一片,與眾生同甘共苦,菩薩但願眾生離苦,不求自己安樂;為眾生甘心落於因果,然不昧因果;時時刻刻以身示道,這些都是菩薩所行,因此我們要素伅本願要以菩薩行的那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準則,但願有聖賢菩薩心不求聖賢名,菩薩道,這些才是我們要學的精神,來替老師承擔責任,學習祖師大肚能容之心,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為懷,學習天的無量無邊之浩瀚,但願法界一切眾生都能來聞法修行,學菩薩的行誼這才是我們所要邁向目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悟見天道網 網址:na.hpc.tw 微信ID:myoktw google-site-verification=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

GMT+8, 2024-11-14 12:49 , Processed in 0.0547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